《小鼠鏟屎官養(yǎng)成記》,每周為大家介紹一個小鼠繁育與健康的知識點,帶大家成為一個合格的小鼠鏟屎官。本期我們為大家介紹如何針對異常癥狀進行分析。
一、掌握基礎知識
⭐ 了解品系動物常見的異常癥狀,以及大概發(fā)生比例:
❖ 有一些癥狀,是品系動物的常見癥狀;
❖ 正常的種群,常見癥狀都是有一定發(fā)病率的,如果發(fā)病率突然提高,要及時查找原因。
⭐ 了解同一個癥狀的各個可能性,以及其中的差異:
❖ 即使癥狀名稱相同,但是表現形式不同,所產生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同的;
❖ 例如:同樣可以描述成被毛稀疏、脫毛,正常理毛的脫毛癥狀,和螨蟲引起的脫毛癥狀,就非常不一樣。
問題 |
發(fā)生頻率 |
治療和預防 |
攻擊性 |
常見(雄性) |
環(huán)境豐富同齡、同窩小鼠作為籠伴飼養(yǎng)管理控制 |
皮膚炎 |
1-26% |
合適的溫濕度修剪后腳趾指甲 |
牙齒咬合不齊 |
0.05% |
修剪牙齒提供適宜采食的飼料 |
眼缺陷(小眼或無眼) |
2-20% |
無 |
難產 |
0.05-0.8% |
安樂死 |
腦積水 |
0.05-3% |
安樂死 |
腫瘤: 白血病 肺部腫瘤 乳腺腫瘤 |
0-7% 0-3% <1% |
無 |
表1:B6臨床常見異常及處理
二、搜集一手信息
⭐ 最好到第一現場,至少要有圖片、視頻等輔助判斷:
❖ 有些信息,只有在現場才能發(fā)現;
❖ 而且針對癥狀的描述,很多時候都是非常主觀的,因此至少需要照片、視頻等佐證材料,或者親臨第一現場。
⭐ 和一線人員深度溝通:
❖ 有些問題可能被熟視無睹或忽略了,所以一線人員未能反饋;
❖ 在溝通中,你能搜集到更多的信息。
三、窮盡可能性
⭐ 先發(fā)散,列出所有可能性:
❖ MECE分析法: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 再收斂,逐個分析排查:
❖ 請教同行、專家、第三方檢測機構;
❖ 自己觀察驗證。
主要原因 |
要分析判斷的方向 |
舉例 |
品系特征 |
同個品系會出現的癥狀,其他品系小鼠少見。 |
B6小鼠腦積水、牙齒咬合不齊 |
飼養(yǎng)管理因素 |
同籠?同籠架?同名操作人員?同飼養(yǎng)室?同個設施? |
整個隔離包大鼠體重快速下降,發(fā)現是水瓶沒放到位。大鼠飲水不足 |
傳染病因素 |
開放籠盒,要考慮同飼養(yǎng)室,同個設施。IVC籠盒,要考慮同飼養(yǎng)室,同父母代或祖代,動物流向等。 |
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設施內小鼠流產、繁殖性能下降 |
基因因素 |
同個基因型?在基因工程小鼠上,純合子和雜合子的表型,可能不同。 |
項目純合子小鼠高比例脫肛 |
個體因素 |
出現癥狀的個體比例很低 |
B6后代中出現無毛鼠 |
表2:B6異常原因及實例
四、蓋棺定論
⭐ 【謹慎判斷】
❖ 找到理論依據,或者目睹癥狀發(fā)生,才能最終確定一個癥狀。在這之前,保持推測狀態(tài);
❖ “做父親的代價”---在小鼠上看到雌鼠拔雄鼠面部的毛。
圖1:雄性小鼠部分面部毛發(fā)缺失;圖源:賽業(yè)生物
⭐ 【不斷修正】
❖ 經典的理論+別人的經驗+自己的實踐,要持續(xù)更新對癥狀的認知:
-對小鼠潰瘍性皮炎的認知不斷加深;
-對小鼠脫肛的認知--可以治療;
❖ 心態(tài)開放,避免認知被僵化被固化。
五、案例分享
⭐ 收到反饋
❖ 收到反饋有小鼠被毛稀疏,出現皮屑。
⭐ 第一現場
❖ 帶采樣材料,到達現場。
⭐ 人員溝通
❖ 癥狀集中在一個項目,但不涉及所有的小鼠。
⭐ 排查思路
❖ 查看異常的小鼠---對癥狀有疑問;和寄生蟲引起的脫毛癥狀有差異;
❖ 大范圍查看其他小鼠----沒有相似異常,不符合傳播規(guī)律;
❖ 檢測安排---體外寄生蟲陰性;
❖ 出現癥狀的小鼠的共同點----都集中于純合子;
❖ 查文獻資料----有文獻表明純合子會出現脫毛、皮屑等癥狀。
⭐ 最終確認
❖ 文獻確認+不符合傳播規(guī)律+鏡檢陰性,確認是基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