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疏水表面的接觸角測試,如同其字面的定義,由于疏水性的關系,水滴寧愿附著在針上,而不是附著在樣品表面上,因此測試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
|
|||||||||||||||||
[發(fā)表評論] [本類其他服務] [本類其他服務商] |
服務商: 瑞典百歐林科技有限公司 | 查看該公司所有服務 >> |
現(xiàn)階段科學研究對超疏水表面表征的需求呈日益增長的趨勢。而可靠性和重復性是這些測量的關鍵因素。接觸角測試是超疏水表征的常用方法,而靜態(tài)接觸角是其中最為常用的測試方法。另外,對于超疏水特性的研究,前進角和后退角在某些實驗中同樣需要被測試。
超疏水表面的接觸角測試,如同其字面的定義,由于疏水性的關系,水滴寧愿附著在針上,而不是附著在樣品表面上,因此測試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
靜態(tài)接觸角不易受到磨損度的影響
在超疏水表面開發(fā)中,耐久性的評估是挑戰(zhàn)之一。因此,測試人員通常需要進行不同類型的磨損測試以評估其耐久性。靜態(tài)接觸角測量是經(jīng)常被采用的方法,但是它無法提供太多磨損影響的信息,原因是超疏水表面的前進角太高,靜態(tài)接觸角不易受到磨損的影響[1]。
類似的例子在涂有超疏水表面的纖維測試中得到了驗證。記錄靜態(tài)接觸角和接觸角滯后與洗滌次數(shù)的關系。從曲線上觀察發(fā)現(xiàn),在60個洗滌周期中靜態(tài)接觸角始終保持較高的值,約為150°。而接觸角滯后在20個洗滌周期左右就開始迅速增加,在60個洗滌周期后達到60°[2]。
推薦使用全自動進樣方式,對超疏水表面進行評估
建議使用針法測量接觸角。在這種方法中,將一個非常細的不銹鋼針靠近表面。 滴液速率設置為低值,以減少由液體流動引起的動態(tài)影響。只要液滴與表面之間的接觸線一直在移動,就持續(xù)進行滴液,最終測得前進角。 同樣地,將液體抽回針頭,記錄液滴與表面的接觸線開始收縮時的角度,可以測得后退角。
了解實際應用中如何測量超疏水表面的接觸角,點擊鏈接注冊觀看網(wǎng)絡研討會。
[1] X. Tian, T. Verho, and R.H.A. Ras, ”Moving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toward real-world applications”, Science 352 (2016) 142.
[2] Zhao, Y., Xy, Z., Wang, X. and Lin, T., ”Photoreactive azido-containing silica nanoparticle/polycation multilayers: Durabl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cotton fabrics”, Langmuir 28 (2012) 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