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chuàng)為:Sogen Fei 本文來源于:小站bio
Affinity與Avidity是用來描述抗體與其抗原之間結合強度的術語。雖然它們經常被混用,但它們還是有區(qū)別的。理解Affinity 與Avidity如何決定抗體的性能以及它們可能如何受到實驗條件的影響,對于產生可靠的免疫測定結果非常重要。
抗體基礎知識
抗體在B細胞表面表達,B細胞是參與適應性免疫的主要細胞類型之一。因為每個B細胞必須表達一個獨特的抗體以供個體發(fā)起有效的免疫反應,所以個體內存在數量龐大的抗體?贵w多樣性是通過三種主要機制實現的——V(D)J重組、連接多樣性和體細胞高頻突變——后者在適應性免疫反應展開時產生更高親和力的抗體(affinity maturation,親和力成熟)。Affinity和Avidity是定義抗體-抗原相互作用強度的兩個關鍵屬性,但是他們有不同的含義。
什么是Affinity?
Affinity,也稱為結合親和力,是指抗體上的抗原結合位點(互補位點)與抗原上的表位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重要的是,它指的是互補位點與表位接觸殘基之間單個鍵的強度。Affinity是由非共價相互作用介導的,包括氫鍵、靜電鍵、范德華力和疏水相互作用,由平衡解離常數(KD)定義。KD是抗體與其靶標結合的速率與抗體-抗原復合物解離的速率之比。高親和力抗體具有低KD值,其特點是快速的目標識別(高Kon)和強穩(wěn)定性的抗體-抗原復合物(低Koff)。
什么是Avidity?
Avidity,也稱為功能性親和力,代表抗體-抗原相互作用的整體強度,受三個因素的影響——結合親和力(Affinity)、價數和抗體與抗原的結構排列。在討論價數時,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不僅指抗體上的抗原結合位點的數量,還包括互補位點上參與的殘基數量。舉例來說,雖然整個IgG分子是雙價的,Fab片段是單價的,自然存在的IgA(二聚體)和IgM(五聚體)分別有4個和10個結合位點,每個抗體的互補決定區(qū)(CDRs)通常包含多個參與抗原結合的殘基;所有這些相互作用共同貢獻于Avidity。
抗體-抗原復合物的結構排列會對Avidity產生重大影響。當實驗條件(如溫度或pH值波動)導致抗體或抗原構象發(fā)生輕微變化時,這可能會影響結果。
還有哪些特性影響抗體性能?
除了Affinity與Avidity之外,還有兩個抗體的基本特性決定了它們的性能。第一個是特異性,即抗體如何區(qū)分一個抗原和另一個抗原。高親和力和低親和力抗體可以共享類似的特異性;然而,免疫系統(tǒng)傾向于擴大產生高親和力抗體的B細胞。另一個特性是選擇性,它描述了抗體在異質混合物中如何有效地與其抗原結合。
實驗方面的考量
抗體的Affinity 、Avidity、特異性和選擇性都可能受到實驗條件的影響,這強調了抗體選擇和測定優(yōu)化的關鍵重要性。使用抗體進行研究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抗原結構(例如,它是天然還是變性的)、樣本中抗原的數量、抗體濃度、緩沖液組成以及孵化溫度和時間。為了避免產生誤導性數據,建議研究人員從值得信賴的供應商那里購買經過良好表征的抗體,并先在他們自己的模型系統(tǒng)中測試這些抗體,然后再將其用于正規(guī)科學研究。
參考文獻:
Fernández-Quintero, M.L., Pomarici, N.D., Math, B.A. et al. Antibodies exhibit multiple paratope states influencing VH–VL domain orientations. Commun Biol 3, 589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