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LAMP)技術原理淺析
瀏覽次數:3922 發(fā)布日期:2023-2-3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2000年由T. Notomi等人研發(fā)出來的一種等溫核酸擴增技術。它的特點是能夠在恒溫條件下完成對DNA片段的擴增,從而實現(xiàn)基因檢測的目的。這篇文章通過卡通的表現(xiàn)方式來解析LAMP的擴增原理。
01 DNA及其擴增的幾個基本規(guī)則
1.DNA雙鏈的互補性與方向性:
自然界的大多數DNA都以雙鏈形式存在:正負配對,就像一對磁鐵。而且正負鏈的方向相反,一個從左往右,一個從右往左。DNA鏈的序列稱為一級結構,正負鏈之間會形成很多氫鍵(虛線)來穩(wěn)定結構,形成“二級結構”。而圖2中的DNA單鏈自身就會通過序列互補形成“啞鈴”型的二級結構。

圖1:DNA雙鏈和正負鏈通過氫鍵(虛線)結合,1234都是鏈中任意的序列

圖2:DNA一級序列通過互補配對形成二級結構
2.DNA擴增需要“引物”,且只能延一個方向擴增:
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可以和長DNA鏈互補的短序列,目的是實現(xiàn)DNA的擴增。DNA擴增的這種特性主要由DNA聚合酶決定。DNA聚合酶——無論是PCR中的Taq酶,還是LAMP中的Bst酶,都需要識別引物來開始序列擴增。引物的末端有暴露的-OH羥基,是D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之一。聚合酶會在引物后端按照模板互補擴增,直至無鏈可擴。為了方便起見,
本文中所有結合了DNA聚合酶并且可以擴增的唯一方向都用紅色箭頭表示,且當擴增結束時,紅色箭頭會變?yōu)槠胀ǖ哪┒耍荒芾^續(xù)延伸。

圖3 引物、DNA聚合酶和擴增方向(√符號示意)
3.Bst DNA聚合酶的“鏈置換活性”:
氫鍵是一種可強可弱的相互作用力,在高溫時會斷開,降溫時會穩(wěn)定,而LAMP的反應溫度則處于兩者之間(65℃),因此LAMP反應中的氫鍵理論上處于一種
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LAMP中使用的Bst DNA聚合酶具有很強的“鏈置換活性”,兩條鏈之間氫鍵可能會在斷開后立馬和其它鏈形成新的氫鍵(圖4)

圖4 Bst聚合酶的鏈置換活性
02“啞鈴型”核酸結構開始的LAMP擴增
2.1臨床檢查
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來看看LAMP是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來完成等溫擴增。與大多數敘述LAMP的文章不同,本文直接從LAMP擴增最關鍵的“啞鈴型”核酸入手,將它作為起點,來分解LAMP的擴增原理。筆者自制了反應過程中的中間結構(.5與.75結構)以幫助理解。
這個“啞鈴型”核酸就是剛才見過的自帶雙環(huán)結構的DNA,它的兩端可以自身配對,這種結構恰恰就自帶引物結構,提供擴增的起始位點(圖5)。

圖5 啞鈴型核酸以自身為模板的擴增(1)→(2)
LAMP中并不是沒有引物,但它的引物有雙重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與結構(2)中存在的單環(huán)結合完成擴增形成結構(3)(圖6)。
圖6 結構(2)→(3):(2.5)隨著下方鏈的擴增、上方的鏈會逐漸解離,
并在解離完成后自身形成環(huán)結構
結構(3)自身又自帶引物,可以擴增為結構(4)(圖7)。在結構(4)產生的同時,也會釋放出一條結構(4*),它也是可以形成啞鈴型結構核酸分子,從而可以同步獨立完成從結構(1)~結構(4)的擴增。

圖7 結構(3)→(4),并形成一個新的啞鈴結構分子
結構(4)上的單環(huán)又可以和體系中的另一個引物結合,形成結構(5)(圖8)。以此類推,之后的結構會變得較為復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T. Notomi等人發(fā)表的原文獻插圖。相信有本文的引導,看懂他們的插圖應該不成問題。
啞鈴型結構的DNA每進行3次擴增就會額外形成一個新的啞鈴型結構,且原結構會繼續(xù)延長,最后形成若干首尾相連的“菜花型”結構,并在此過程中同時產生新的可以獨立擴增的額外模板,目標DNA會指數擴增到檢測限。
由此可見,LAMP擴增的最終產物是一堆長短不一的混合物,這注定了LAMP只能用于檢測,而不能用于基因克隆。但LAMP擴增使用到4~6個引物,大大增加了擴增的特異性。更多的應用可以在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LAMP)簡介一文中閱讀。

圖8 結構(4)→(5)
最后,留給大家一個思考題(看圖9參考):上面說到,圖6和圖8中出現(xiàn)的引物1和2有雙重的作用,那么它們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在任意DNA序列上構建出最為關鍵的啞鈴型結構,這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有了它,幾乎任意DNA序列都可以用LAMP的方法來擴增了。
圖9 任意DNA序列+引物→啞鈴型結構
附:可使用到的耐思產品
PCR管

移液槍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