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損傷微測技術檢測油菜根部液泡的跨膜運輸
瀏覽次數(shù):4122 發(fā)布日期:2018-11-2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研究使用設備
NMT活體生理檢測儀 NMT Physiolyzer®
2018年10月,湖南農大張振華教授團隊針對影響稻田油菜養(yǎng)分高效利用的漬害問題的研究成果,在Plant Physiology上發(fā)表,研究標題為“NRT1.1-related NH4+ toxic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disturbed balance between NH4+ uptake and assimilation”。這是張振華教授利用非損傷微測技術(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在Plant Physiology上發(fā)表的第二篇文章。
Plant Physiol:NMT在稻油輪作養(yǎng)分高效利用機理上的應用
上一篇文章中,利用NMT檢測了油菜根部液泡的跨膜NO3-運輸,發(fā)現(xiàn)低氮素利用率(NUE)油菜液泡吸NO3-的速率是高NUE油菜的3倍,后者將更高比例的NO3-分配到細胞質中,繼而誘導根部NRT1.5的表達,同時抑制NRT1.8的表達,最終導致更大比例的NO3-裝載到木質部汁液中運輸?shù)接筒说牡厣喜糠。這是稻油輪作條件下氮高效型油菜品種基因型擁有更高NUE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H)、低(L)NUE油菜根部液泡NO
3-跨膜吸收速率
此次新發(fā)表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擬南芥NRT1.1的信號功能調控銨吸收和C-N代謝解偶聯(lián),增強植物對銨脅迫的敏感性。研究結果為深入了解植物銨毒害的發(fā)生機制,提高稻田漬害條件下的油菜氮素養(yǎng)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論支撐。
研究發(fā)現(xiàn),在(NH4)2SO4環(huán)境下,NRT1.1通過信號調控誘導根中NH4+吸收轉運蛋白的表達來增強對生長環(huán)境中NH4+的吸收;另外,根系NH4+的同化途徑GS/GOGAT循環(huán)顯著降低,而PK酶活性沒有受到顯著影響,造成植物體內NH4+大量累積,碳氮代謝失衡,并誘導乙烯的產生,促進植物衰老。nrt1.1突變體根中NH4+吸收轉運蛋白沒有受到(NH4)2SO4的顯著誘導,GS/GOGAT循環(huán)也沒有受到顯著影響,而GDH的活性顯著提高,通過對NH4+吸收與同化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降低了植株體內NH4+的累積,緩解銨毒的發(fā)生。

生型、突變體根尖分生區(qū)NH4+外排速率對比。
本研究利用基于NMT技術的NMT活體生理檢測儀Physiolyzer®,檢測了油菜根部分生區(qū)NH4+外排的速率,實時觀測到了突變體根尖排NH4+速率顯著高于野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