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肌氧飽和度與身耐力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方法:選取 9 名排球運動員,6 名手球運動員,3 名橄欖球運動員,8 名足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首先測量出受試者的肌氧飽和度 值和 0%值,然后進行運動有氧能力測試,運動中通過運動心肺能測試系統(tǒng)和組織氧無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時連續(xù)監(jiān)測呼氣成份和股外側肌氧飽和度的變化。采集有氧代謝能力的相關參數及肌氧飽和度的相關參數,然后對二者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在遞增跑過程中,隨著速度的遞增,受試者股外側肌氧飽和度逐漸下降并達到一個低值,之后不在隨著速度的增加而下降。阻斷血流蹲起過程中肌氧飽和度低值顯著低于遞增跑過程中肌氧飽和度低值。受試者的肌氧飽和度 0% 值(0% rSO 2 )、肌氧飽和度 值與 0%值的差值( rSO 2 -0% rSO 2 )以及變化率( rSO 2 -0%rSO 2 )/ rSO 2 與有氧代謝能力標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結論:肌氧飽和度 0%值顯著低于遞增跑至力竭過程中肌氧飽和度低值,進一步說明采用阻斷血流并運動的方式得到的肌氧飽和度 0%值更接近理論上的低值;肌氧飽和度 0% 值越小,其有氧代謝能力越好,肌氧飽和度可以用來反映機體有氧代謝能力;機體有氧代謝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肌肉耐力的好與差。
Moxy近紅外光無線肌氧測試系統(tǒng)
Relevance between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and systemic endurance
CAI Qian - xin 1 ,WEI Wen - zhe 2 ,ZHAO Zhi - guang 2 ,HUO He - wei 3(1. School of P. E. ,Soochow University,Suzh 100075,China;3. Maochen Primary School of Xiyangdian Town,Zhumadian 463404,He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muscleoxygen saturation and body endurance. Methods:Select 9 volleyball players,6 handballathletes,3 football players,8 football players for the study.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value of and 0% of the subjects were measured,and then aerobic capacity was tested. The initialspeed treadmill set at 9 km/h,then exercise with increasing 1 km/h every minute linearincrements velocity until exhaustion,real - time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the changes of thebreath composition and the vastus lateralis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during exercising by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system and tissue oxygen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Collectrelated parameters of aerobic capacity and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parameters,and then both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In the incremental - load process,with the rate increasing,vastus lateralis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of subjects decreased and reached a minimum value,thereafter not declining with speed increasing.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minimum value duringthe squat with blocking blood flow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minimum value during ofincremental - load ru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value of 0% (0% rSO 2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value of to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value of 0% ( rSO 2 -0% rSO 2 )and changes in rate (rSO2 - 0% rSO 2 )between the presence / rSO 2 and aerobic capacity indicators.Conclusions: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of 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lowest muscleoxygen saturation during incremental - load run to exhaustion,which further illustrates that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of 0% get closer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0% value by the way ofblocking blood flow and movement. The smaller the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0% value,thebetter their aerobic capacity,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can be used to reflect the body’s aerobiccapacity. The level of the body’s aerobic capacity depends largely on muscular endurance.
Key words:muscle oxygen saturation;body endurance;correlation
肌氧飽和度與身耐力的關聯性
身耐力決定于兩個方面,即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心肺能是有氧耐力素質的重要生理基礎。良好的心肺能是運動中供氧充足的保證。心肺能的改善對于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即身耐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肌肉耐力主要決定于慢肌纖維比例、骨骼肌毛細血管密度、線粒體數量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均與肌肉內氧濃度有關,肌氧飽和度可以反映肌肉內的氧濃度。筆者〔1〕 在前期已經探究過,肌氧飽和度與肌肉耐力之間存在很大的相關性,因此,本研究意在進一步探究肌氧飽和度與身耐力的關系,以期通過肌氧飽和度的相關標來反應身耐力的水平。
1 研究對象與方法1. 1 研究對象排球運動員 9 名,手球運動員 6 名,橄欖球運動員3 名,足球運動員 8 名,了解實驗對象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 20. 3 ±6 歲,身高 176. 1 ±5. 6 cm,體重 68. 4 ±9. 3 kg,訓練年限 3 ± 2. 4 年,所有受試者近期沒有肌肉損傷情況,測試前受試者不能有劇烈的運動。
1. 2 研究方法
1. 2. 1 待測位的選擇
股外側肌的確定:使受試者保持自然站立姿勢,腿放松,根據人體的解剖學特點找到股骨外側髁和髂前上棘兩點的位置,取兩點連線的下 1/3 處即為待測點的位置。
1. 2. 2 肌氧飽和度的測定
確定股外側肌位置之后,將肌氧飽和度儀的探頭的發(fā)射孔對準待測點放置,并且使探頭的軸線與股外側肌平行,然后在其上面放上遮光布,再用彈力繃帶將探頭纏繞起來,防止漏光以及外界光線的干擾(F. Billaut,2013);松緊度要合適,防止實驗過中探頭移位,然后打開模塊開關即可監(jiān)測股外側肌氧飽和度變化情況,通過無線傳輸設備將數據導入電腦。
1. 2. 3 肌氧飽和度安靜值( rSO 2 )的測量
本研究將安靜時肌氧飽和度值定義為 rSO 2 :將組織氧無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測試探頭貼在股外側肌上,并用可遮光的繃帶進行包扎后測量肌氧飽和度,在測量的過程中讓受試者保持站立姿勢,重心不能偏移,兩腿放松,將安靜狀態(tài)下的 30 秒穩(wěn)定值定義為 rSO 2 。
1. 2. 4 肌氧飽和度“零點”值(0%rSO 2 )的測量
本研究將阻斷血流后肌氧飽和度的低值定義為肌氧飽和度“零點”值:在大腿根捆綁氣壓式阻血帶,并在加壓到300 mmHg 后,讓受試者進行緩慢的15次無負重蹲起運動,并將蹲起結束后的肌氧飽和度值定義為 0%rSO 2 。
1. 2. 5 運動有氧能力測試
測試方法:上述測試完之后休息 5 分鐘待肌氧飽和度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時的值,然后進行運動有氧能力測試。將跑臺起始速度定為 9 km/h,之后進行每分鐘遞增 1km/h 的線性遞增運動直至力竭,運動中通過運動心肺能測試系統(tǒng)和組織氧無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時連續(xù)監(jiān)測呼氣成份和股外側肌氧飽和度的變化。
測試標:運動前安靜狀態(tài)股外側肌氧飽和度的值、運動中肌氧飽和度低值、無氧閾攝氧量對值(VTVO 2 )、無氧閾攝氧量相對值(VTVO 2 /kg)、無氧閾速度(vVT)、大攝氧量對值(VO 2 max)、大攝氧量相對值(VO 2 max/kg)、大攝氧量速度(vVO 2 max)以及力竭速度(vmax)。
1. 3 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
所用 數 據 均 表 示 為 平 均 值 ± 標 準 差,并 在SPSS17. 0 統(tǒng)計軟件中運用相關分析統(tǒng)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2 實驗結果
2. 1 阻斷血流蹲起過程中股外側肌氧飽和度的變化
在蹲起剛開始的時候肌氧飽和度出現一過性上升的現象,然后隨著蹲起的繼續(xù)肌氧飽和度迅速下降,在9 ~ 11 個蹲起的時候達到動態(tài)平衡,隨著蹲起的繼續(xù)肌氧飽和度不在發(fā)生變化。表 1 給出了阻斷血流蹲起過程中股外側肌氧飽和度相關參數的數值,從表中可以看出肌氧飽和度的低值、下降幅度以及下降率的數值大小,其中,下降幅度為安靜時肌氧飽和度值減去阻斷血流蹲起過程中肌氧飽和度低值,下降率為下降幅度除以安靜時肌氧飽和度值再乘以 。
表 1 阻斷血流蹲起過程中股外側肌氧飽和度
相關參數的變化(n =29)
2. 2 加壓蹲起運動及遞增跑運動過程中肌氧飽和度的變化
圖 1 是展示的是 1 名受試者在分別安靜狀態(tài)下,在加壓蹲起時,以及在遞增跑運動過程中肌氧飽和度的變化。在遞增運動開始階段,肌氧飽和度先出現了數十秒一過性上升,之后開始迅速下降,在數分鐘后肌氧飽和度雖然依舊下降,但下降幅度開始趨緩,而力竭階段的肌氧飽和度值仍高于0%rSO 2 。表2 是14 名受試者 0%rSO 2 與其遞增跑運動中肌氧飽和度低值的。所有受試者的 0% rSO2 均低于遞增跑運動中肌氧飽和度低值,并具有顯著性差異。
2. 3 肌氧飽和度 0% 值及其參數與遞增跑有氧能力相關標的關系
表3 是29名受試者遞增跑有氧能力標的平均值及標準差。有氧能力標包括無氧閾攝氧量對值(VTVO 2 )、無氧閾攝氧量相對值(VTVO 2 /kg)、無氧閾速度(vVT)、大攝氧量對值(VO2max)、大攝氧量相對值(VO 2 max/kg)、大攝氧量速度(vVO 2 max)以及力竭速度(vmax)。表4 是29 名受試者0% rSO 2 、 rSO 2 -0% rSO 2 以及( rSO 2 -0% rSO 2 )/ rSO 2 與有氧能力標的相關系數?梢钥闯觯杏醒跄芰伺c 0% rSO 2 、 rSO 2 - 0% rSO 2以及 ( rSO 2 - 0% rSO 2 )/ rSO 2 均具有顯著的相關性。但是,當受試者縮小到 3 個運動項目中的何一個單項時,則不存在這種相關性。
3 分析與討論
3. 1 遞增跑過程中股外側肌氧飽和度變化
機體處于安靜時,肌肉組織中有一定的氧含量,且氧攝取與氧消耗基本保持平衡狀態(tài),隨著運動負荷的等級性遞增和運動時間的持續(xù),骨骼肌組織中 HbO 2呈下降趨勢,血容量(BV)也隨 HbO 2 的減少而減少,而 Hb 的變化剛好相反,呈上升趨勢,尤其在不同等級負荷間變化更為明顯〔2〕 。受試者開始運動時,尤其在每級負荷的開始階段 HbO 2 濃度即出現明顯降低,但隨后又逐漸趨于穩(wěn)定〔3〕 。這是因為施加運動負荷后,肌肉組織內氧迅速消耗,氧的輸送不能及時滿足這時機體的需求,形成一種“入不敷出”的狀況,與增加負荷前相,肌氧含量百分比下降,當氧的輸送與消耗達到平衡后,肌氧含量水平才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因此,每增加一級負荷,這個平衡都會被打破,HbO 2 濃度開始下降,直至產生新的平衡,從而肌氧含量變化趨勢表現為 HbO 2 濃度隨負荷增加呈臺階狀逐漸下降的趨勢〔4 -5〕 。當運動負荷呈線性增加時,肌氧含量變化:當負荷較小時,肌氧含量下降緩慢,隨著負荷的增大,肌氧含量的下降速度會逐漸加快,隨著運動負荷的進一步增大,肌氧含量會逐漸趨于平緩狀態(tài),本研究采用的遞增負荷呈線性增加趨勢。研究中發(fā)現,無氧閾以后肌氧飽和度的下降曲線開始脫離原來的下降通道,出現下降趨勢趨緩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供能方式由有氧供能為主向無氧供能為主轉變引起的,有氧供能動用的主要是慢肌纖維,慢肌纖維含有的毛細血管豐富,線粒體數量較多而且體積大,有氧氧化酶的活性強,因此利用氧的能力強,故氧濃度下降明顯;而無氧供能動用的主要是快肌纖維,快肌纖維內的毛細血管密度低,線粒體數量較少,因此有氧代謝能力低,所以遞增運動中在無氧閾時肌氧飽和度曲線出現明顯的拐點,這與Romualdo Belardinelli 等〔6 -7〕 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3. 2 肌氧飽和度相關參數與身耐力的相關關系
身耐力決定于兩個方面,即肌肉耐力和心肺耐8 5 蔡前鑫,等 肌氧飽和度與身耐力的關聯性 No. 2 2016力。心肺能是有氧耐力素質的重要生理基礎。良好的心肺能是運動中供氧充足的保證。心肺能的改善對于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即身耐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肌肉耐力是肌肉系統(tǒng)在一定的內與外負荷的條件下,能夠堅持長時間或重復較多次數的能力。肌肉耐力和力量水平的發(fā)展關系密切,發(fā)展肌肉的大力量能有效地促進肌肉耐力水平的提高。肌肉耐力主要決定于慢肌纖維比例、骨骼肌毛細血管密度、線粒體數量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均與肌肉內氧濃度有關,肌氧飽和度可以反映肌肉內的氧濃度。筆者的前期研究顯示,肌氧飽和度與肌肉耐力之間存在很大的相關性,因此肌氧飽和度與身耐力之間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從本研究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有氧代謝能力相關標無氧閾攝氧量對值(VTVO 2 )、無氧閾攝氧量相對值(VTVO 2 /kg)、無氧閾速度(vVT)、大攝氧量對值(VO 2 max)、大攝氧量相對值(VO 2 max/kg)、大攝氧量速度(vVO 2 max)以及力竭速度(vmax)與肌氧飽和度相關標 0% rSO 2 、 rSO 2 - 0% rSO 2以及 (rSO 2 -0% rSO 2 )/ rSO 2 均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即 0% rSO 2 越小, rSO 2 - 0% rSO 2和 ( rSO 2 -0% rSO 2 )/ rSO 2 越大,有氧代謝能力越強。由研究〔1〕 可知,0% rSO2 、 rSO 2-0%rSO 2 以及 ( rSO 2 - 0% rSO 2 )/ rSO 2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肌肉內的氧氣儲備情況,因此肌肉內的氧氣儲備越多,運動中肌肉收縮時能夠動用的氧氣也就越多,機體能夠大限度地利用有氧代謝供能,即肌氧儲備越多,機體有氧代謝能力越強,身耐力越好。榮輝等〔8〕 在研究不同強度運動肌氧含量變化特點時運動員組和非運動員組的幾項參數發(fā)現,運動員組不僅負荷率比非運動員組大,而且肌氧下降峰值、肌氧下降幅度、肌氧恢復幅度也比非運動員組大,且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運動中的肌氧飽和度相關參數與有氧代謝能力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實驗過程中由于數據采集不足,因而沒有分析運動過程中肌氧飽和度相關參數與有氧代謝能力之間的關聯性。
4 結論
4. 1 肌氧飽和度 0% 值顯著低于遞增跑至力竭過程中肌氧飽和度低值,說明采用阻斷血流并運動的方式得到的肌氧飽和度 0%值更接近理論上的低值;
4. 2 肌氧飽和度 0% 值越小,其有氧代謝能力越好,肌氧飽和度可以用來反映機體有氧代謝能力;
4. 3 機體有氧代謝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肌肉耐力的好與差。